[编号: ]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
资料年份:
资料类别: 课时练
文件大小: 9216KB
所属地区: 安徽
年级: 八年级
学科: 历史
资料版本: 人教版(上)
章: 第四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(下)——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
节: 第二课 汉唐盛世
上传用户: 家教网0125
下载等级:所有用户
更新时间: 2021-6-9 18:00:07
下载次数:0
需要点数:0
审核状态: 未审核

 资料简介:

 宰相制度的废除

1.明朝建立后,明太祖与臣下讨论元朝灭亡的教训时说:元之大弊,人君不能躬览庶政,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。为避免出现这一弊政,明太祖(  )

A.设参知政事以分相权

B.废丞相,权分六部

C.废行省,设三司

D.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顾问

答案:B

解析:本题考查明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。依据人君不能躬览庶政……”等分析可知,明太祖废除丞相,躬览庶政,以杜绝大臣专权,因此本题选B项。A项为宋朝时分割相权的措施,CD项不能体现材料之意。

2.明太祖废丞相、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(  )

A.健全地方职能   B.厉行思想控制

C.监视官吏百姓     D.强化君主专制

答案:D

解析: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。明太祖对中央和地方官职进行调整,在中央废丞相,权分六部;在地方,撤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分权,其目的都是为强化君主专制。故正确答案为D项。

3.明初,中枢机构设置结束了1 600多年的宰相制度。此后,六部的运行方式是(  )

A.直接对皇帝负责

B.受命于殿阁大学士

C.隶属于军机大臣

D.六部长官拥有相权

答案:A

解析: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丞相,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,直接对皇帝负责。

4.康熙帝曾创密折制度,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、内务府出差官员,如织造曹寅、李煦等人,刺探绅民动向,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,留意所在地区雨水、米价,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。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(  )

A.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

B.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

C.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

D.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

答案:B

解析:题眼是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。皇帝指令亲近大臣刺探政治动向、经济情况,从而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,故选B项。

 

 

知识点二

 内阁的出现

5.自秦朝以后,君权逐步加强,曾有一些大臣说:昭代本无相名,吾侪止供票拟。上委之圣裁,下委之六部。这些大臣应是(  )

A.秦朝的三公

B.唐朝的三省长官

C.明朝的内阁大学士

D.清朝的军机大臣

答案:C

解析:依据无相名”“票拟”“上委之圣裁”“下委之六部等信息可知,材料反映了内阁的特点。秦朝的三公各负其责,无六部,排除A项。唐朝的三省上承皇帝下领六部,但无票拟权,排除B项。清朝的军机处受命于皇帝,每日接受皇帝召见,跪受笔录,但无票拟权,排除D项。故本题选C项。

6.洪武十五年(1382),皇帝设置了大学士之职,其职责是提出建议和批阅国家的公文。大学士们被安排在紫禁城内各宫殿中随时应召,由于大学士分散在各宫各殿,不聚集在一处,因此不能向皇帝的旨意提出统一的挑战。下列对大学士的说法错误的是(  )

A.其职责具有临时性

B.具有一定的决策权

C.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的需求

D.属于皇帝的侍从、顾问

答案:B

解析:依据其职责是提出建议和批阅国家的公文”“不能向皇帝的旨意提出统一的挑战分析可知,B项说法错误,D项说法正确;由随时应召可知A项说法正确;大学士的设置满足了君主专权的需要,C项说法正确。

7.下列关于明朝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(  )

A.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

B.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辅助机构

C.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

D.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

答案:C

解析:本题是对内阁制性质的考查。它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机构,属于皇帝的内侍机构。

8.洪武十七年(1384),太祖铸了一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,挂在宫门里。可后来明代政制最坏时,司礼监便成了真宰相,甚至成了真皇帝。这主要是由于司礼监控制了(  )

A.监督权  B.内阁

C.票拟权  D.批红权

答案:D

解析:太监属于皇宫工作人员,因此不能选择AB项; 明宣宗时期,为了压制内阁的权势,将国家决策分为票拟”“批红两个部分,票拟是内阁阁员拟定对事情的处理意见,以蓝笔书写,呈上请皇帝审批;由于皇帝审批用红笔,所以称批红。然而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大都懒于政事,常常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批红大权。故选D项,排除C项。

 

 

知识点三

 军机处的设立

9.清太宗皇太极在位时,八旗固山额真合称八大臣,与诸王贝勒共议国政。诸王兼领六部事,议政纷纭难决。这不能说明(  )

A.议政王大臣会议有较大的决策权

B.六部处于从属地位

C.王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限制

D.君主专制空前加强

答案:D

解析:八大臣,与诸王贝勒共议国政可知,A项说法正确;由诸王兼领六部事可知,B项说法正确;由诸王……议政纷纭难决可知,C项说法正确,D项说法错误。

10.有学者认为,清朝军机大臣的任命和职务都没有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,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,只是奉旨办事而已。这主要反映了军机处(  )

A.沦为特务机关  B.只为个人服务

C.缺乏制度保障  D.显示皇权加强

答案:D

解析: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军机处的概念掌握。材料凸显和印证了清朝皇帝通过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、空前专断的信息。

11.据《清史稿》记载,清代内阁沿明旧名,例称政府,但内阁实权,远不逮明内阁宰辅,名存而已。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(  )

A.清朝前期以武立国

B.六部分掌行政权

C.贵族特权不断削弱

D.军机处的设置

答案:D

解析:内阁实权,远不逮明”“内阁宰辅,名存而已是因为新的权力机构——军机处的出现架空了内阁,故D项正确。


分享到: 0
点击收缩

在线客服

进步平台网
在线客服